一、志留纪特异埋藏化石库揭秘“从鱼到人”演化关键跃升
有颌脊椎动物或有颌类的崛起代表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的一次极为关键的跃升。分子钟推断的有颌类起源与其最早化石之间存在约3000万年的巨大空白,过去从未发现过志留纪晚期以前的完整有颌类化石,使得这一跃升长期笼罩在迷雾之中,著名古脊椎动物学者阿尔弗雷德•罗美尔曾经将其称为“古生物学史上一个顽固存在的重大空白”。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带领的团队在我国重庆秀山志留纪早期(兰多维列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保存大量从头到尾完整有颌类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将完整保存的有颌类化石的最早记录前推了约1100万年,展示了过去完全未知的4.35亿年前鱼类身体构型,大大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的关键跃升环节。相关研究成果共在《Nature》杂志上发表4篇文章,引起广泛社会关注和重要国际影响。
二、晚前寒武纪表生环境演化及其资源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朱祥坤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在晚前寒武纪地球表层环境演化及其资源效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首次发现中元古代早期(15.7亿年前)的氧化事件,颠覆了地球中年期沉寂10亿年的经典认识,揭示了最早大型真核生物演化与地球增氧事件的关系;二是首次完整重建了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期间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演化,揭开了真核生物穿越雪球地球的迷雾;三是依据氮同位素与碳同位素耦合波动关系,揭示了新元古代晚期表生环境-营养元素循环-生物演化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地球动物的“寒武纪大爆发”的新机制;四是提出了铁锰建造形成的新机制及其与地球表生环境演化的关系。该项研究进展不仅恢复了晚前寒武纪表生环境的演化,也揭示了表生环境演化的资源效应,建立锰碳酸盐矿床直接沉淀和早期成岩转化两种成矿模型。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Geoscience》等期刊。
三、华北地区本溪组首次发现古风化壳沉积金红石型钛矿
由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张保涛等组成的科研攻关团队,针对我国急需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卡脖子”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找矿实践相结合,在华北地区本溪组首次发现古风化壳沉积金红石型钛矿,为新的矿床类型,具有形成特大型金红石型钛等战略性关键资源矿床的潜力,具有重要找矿示范和理论价值。矿层具有金红石品位高、厚度大、层位稳定、埋藏浅的特点,同时共伴生锂、铌钽、镓等多种战略性关键矿产,综合利用价值高。同时,研究团队对成矿地质体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开展了研究,为本溪组铝质岩系内金红石等关键矿产资源的富集提供了理论支撑,指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四、油气储层表征理论技术创新助力增储上产效果显著
由长江大学张昌民教授领衔的联合攻关团队,首次提出储层叠覆结构概念,创建了两类叠覆式三角洲沉积模式,实现了储层描述地质理论创新;创建储层建模地质知识平台,为油藏地质建模提供了知识约束,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在储层表征应用;研发了多点地质建模技术和软件,改变了储层表征主流软件被国外垄断、储层建模缺少“中国芯”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储层建模理论和技术突破;形成了叠覆砂体解剖技术和工作流程,提出了富砂背景朵体型岩性油气藏成因模式,拓展了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首次实现了单一流动单元剩余油快速定量评价,为高含水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新技术,增储增产效益显著。这项研究将储层沉积学理论和技术拓展应用于勘探开发全过程,使理论技术的覆盖范围、描述尺度和系统全面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五、济阳坳陷古近系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富集机理及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刘惠民领衔的科技攻关团队,针对济阳古近系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富集机理及勘探技术等世界性难题开展攻关,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提出了泥页岩的“四要素三端元”岩相划分方案,建立了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岩相“环带分布”发育模式;明确了“无机孔缝”是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主要储集空间,创建了不同岩相“多级孔缝网络”储集模型;建立了泥页岩含油量量化表征方法,证实了有机质Ro≥0.7%页岩油即富集可动;创建了页岩油勘探“储集性、含油性、可动性、可压性”评价体系,形成了“地质-工程甜点”预测及“组合缝网压裂”增产技术。成果指导了济阳坳陷古近系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勘探战略突破,2022年新增页岩油控制储量1.13亿吨、预测储量10.37亿吨,支撑了“胜利济阳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
六、河南省地热资源地质系统成因与开发利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由河南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卢磊领衔的地热研究科技攻关团队,近年来持续开展河南省地热资源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模式研究。项目团队针对全省浅层地温能、中深层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及勘查开发程度,建立了多指标、全方位评估指标体系,首次运用数理统计模型对全省地热资源按构造单元和省辖市行政区域分别进行了全面评价。通过评价研究,查明了全省地热资源勘查程度,摸清了地热资源家底,掌握了地热资源开发潜力模数,同时规划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区块,提出了地热资源分级利用模式。项目成果能更好促进河南省大力勘查开发地热资源,对全省节能减排、助力绿色发展和推动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七、新厘定阿尔金锂铍稀有金属成矿带支撑形成大型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牵头新厘定了长230千米,宽10~35千米的阿尔金锂铍稀有金属成矿带。发现评价了吐格曼、瓦石峡南、塔什达坂、阿亚克等9个具有大型资源潜力的锂铍矿床,圈定矿体200余条,提交氧化锂资源量26.22万吨,预测-230米以浅氧化锂资源282万吨,实现了我国无古生代大型伟晶岩锂铍矿床“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伟晶岩+热液复合型锂铍矿床类型的空白;发现评价托盖里克、康图盖石英岩矿带,估算高品质石英岩1.93亿吨;阿尔金地区锂、硅资源的发现评价,实现了我国锂资源在新区域、新层系的重大找矿突破,支撑了志存锂业源网荷储锂基新材料、特变电工风光储硅基新材料等投资近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落地新疆,产生了极其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八、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支撑服务国家工程规划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风险指挥部殷跃平等组成的科研攻关团队,针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质安全问题,创新发展了强烈活动构造地区重大工程选址安全岛理论,提出了东构造结重大工程区域-地区-场地多尺度精细动态的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研发深部地质结构、地球物理、地应力、微震探测等深层地质信息获取新技术,揭示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地质结构空间特征与断裂活动性,阐明了现今构造地应力状态、构造错断与工程建设面临的地质安全风险;提出了基于高分遥感、SAR和高原无人机综合探测的超高位冰岩崩灾害风险源识别技术与垂直分区分段监测新方法,揭示了大峡谷巨型堰塞带淹没与溃决洪水的流域性地质灾害链的地质安全风险;成果应用于东构造结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与工程选址,为国家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科技支撑。
九、我国首套三轴稳定平台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成功研发并应用
由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周锡华教授级高工领衔,与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创新采用先进的“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研制方案,突破角秒级惯性稳定平台、超低噪声重力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攻克微弱信息提取、误差精细消除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异常信号弱、干扰大、误差难分离等系列难题,自主研发了三轴稳定平台航空重力仪和数据处理软件,测量精度优于0.6mGal,核心部件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和国产化。成功应用于青藏高原的2个国家重大工程,首次实现了高海拔地区5°起伏坡度的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重力空白,揭示工程区深部结构,分析了深部地质构造与工程稳定性耦合关系,取得了显著效益。
十、国际首套全海深海底沉积物力学特性原位测试装置研制成功
深海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及国防安全,已经进入全海深时代,迫切需要准确获悉深海、海斗深渊浅层沉积物力学性质。中国海洋大学贾永刚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围绕深海超高压力(100MPa)下海底超软土力学参数精准测试这一国际难题,攻克了深海环境条件下传感器静水压力自平衡滤除、多量程探头智能组合施测、同步传动行程放大贯入、声学正交频分复用和超短基线万米通信定位技术等系列“卡脖子”技术,研发国际首套全海深海底沉积物力学特性原位测试装置,实现了万米深海沉积物土力学性质原位精准测试,贯入阻力测试精度可达0.02kPa。实际应用于我国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稀土矿区、海斗深渊区海底土力学测试,使我国成为首个具有全海深土力学原位测试能力的国家。
(转发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学术交流处)